EN
 

EN

元宵灯火照千年

发布时间:2024-02-28浏览量:291

不知不觉,新年已经过去了,转眼元宵佳节已至。

千百年来,山河换了颜色,新桃替了旧符,而中国人的节日习俗却依旧未变,清明祭祖踏青,中秋赏月食饼,重阳登高采菊,春节除旧迎新,当然还有这正月十五元宵夜的团圆与甜蜜。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相传在西汉年间,汉文帝在正月十五日平定了叛乱,为了纪念胜利,每逢这一夜,他便出宫与百姓一起游玩。

在古代,也被称宵,而正月又被称作元月,因此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汉明帝笃信佛教,而佛教又有点灯敬佛的做法,所以每到元宵节,汉明帝就命令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这种做法传到民间,百姓们也纷纷效仿,元宵节夜晚在家门口挂上一盏盏彩灯,慢慢地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美妙而梦幻的节日。

甜蜜充斥下的味蕾,

最容易唤醒中国人的记忆。

元宵节吃汤圆,是恒古不变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乳糖圆子”,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到元代初年,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

到了明朝,人们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在《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代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闻名朝野的美味。马思远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清代著名诗人符曾有一首《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节的花灯越来越精致,而汤圆也越来越不一样。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面皮有高粱米面、糯米面之分,而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汤圆形状,可以大似核桃,也有的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水煮、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美味可口。

小时候最常见的是正月的街头,有老人摆着摊子摇元宵,把黑芝麻或者核桃仁做成的元宵馅心蘸点儿水,然后放在一个类似于筛子的物件儿里,再往上面一层一层地撒上干江米面,不停地上下左右“摇”,不断重复,最后摇出来一个个圆滚滚的团子。长大后,街头手工摇元宵的人少了,最常见的,是从超市里买回来各种各样的速冻汤圆产品,馅料也极丰富,核桃、芝麻、蔬菜、鲜肉、鲜花……中国人从来不在舌尖上亏待自己,然而正月十五的汤圆,人们最常吃的,仍是核桃仁、黑芝麻、玫瑰馅,这是明代人在书中的记载,是元宵节最古老的味道,也是最甜蜜的味道。

 

元宵灯火照千年,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见证。

“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煞团圆月,多少游人只看灯。”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古人的节日都写在诗里,元宵节是万人空巷的日子;现代的元宵节,街头依旧人山人海。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在元宵这天,大家都会成群结伴出门赏月、燃灯放焰,或涌上街头全民欢庆,主要目的是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事事顺利、再创辉煌。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我们在传承和赞叹中国传统文化精彩魅力时,也在享受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元宵灯火照千年,小小一盏元宵灯,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灵气与智慧汇成,也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见证。

元宵节后,正月过去了一半,年味儿也就淡了。而这场在春天伊始,和五光十色光影下的节日狂欢,既寓意这旧年的彻底结束,也昭示了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繁花似锦”的美好祈愿。璞睿在此,愿君念念不忘的,必有回响;心心祈望的,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