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2浏览量:902
西方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不是万里长城,不是北京故宫,而是瓷器。中国的英文名China与瓷器的英文名china,只有首字母大小之差,却代表了整个中国!
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瓷器既是百姓的日用品,文人雅士的爱好,也是王公贵胄的奢侈品。中国瓷器凭借“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好特质成为了都是西方王室争抢的奢侈品。
但在众多中国瓷器中,有一样瓷器备受海外藏家青睐,被认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单色釉瓷器符合西方现代美学中的极简主义、色块理论等对造型和色彩的纯粹追求,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美到极致是自然的美学境界。
单色釉瓷器是指瓷器烧成后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例如黄釉、白釉、青釉、红釉、黑釉、绿釉、蓝釉等。纵观我国历史中的单色釉瓷,它们或浓艳绚丽、或清淡含蓄;部分单色釉瓷器,釉下有暗刻花纹,似有似无中,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优美的图案。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从宋代官窑到龙泉青瓷,青色系的单色釉十分惹人喜爱,涉及粉青、梅子青、豆青等,以釉色而寓自然。时至明清,单色釉瓷发展出更多的色彩品种,例如:月白、霁红、蟹壳青、孔雀蓝等。
在清代达到了单色釉瓷器的工艺到了鼎盛时期。康熙的豇豆红、郎窑红尤为令世人瞩目,因烧制难度大又专限于供宫迁御用,流传下来的极为稀少而珍贵;雍正时期的作品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以纯粹的艺术品位取胜;乾隆时期的作品则相对在装饰技艺上更为丰富多彩。
但与其他品种相比,单色釉因为少了彩绘,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鉴赏与收藏难度也较高,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与耐性。一直以来,国内外专注此道,进而能形成系统规模的单色釉收藏家可谓寥若晨星。而一但形成有脉络的收藏,藏家往往会和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向社会展示这些藏品。
2005年,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则联手举办了已故香港瓷器收藏大家、暂得楼主胡惠春收藏的“康雍乾单色瓷器”巡回展,为藏界所瞩目。
2017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在“暂得楼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专场中,8件(组)单色釉精品瓷器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 3815 万港元。其中清雍正孔雀蓝釉蒜头瓶,更取得1270万港元的成交价。
2018年7月,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五色祥云:自得堂藏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特展”,展出了冯玮瑜所藏单色釉瓷器中的精品。冯氏认为,这些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的单色釉瓷,其实非常符合现代美学规律,与我们今天的审美观是不谋而合的。
2020年11月28日,璞睿生活艺术馆很荣幸与国内单色瓷的知名藏家冯玮瑜老师在广州维家思广场,联合开展“冯玮瑜生活艺术展——宸赏”。
本次“宸赏”系列瓷器展品,以宫廷皇家御用瓷器为样本来烧制,让美好融入寻常的生活。冯玮瑜老师还给各位分享她的御窑黄釉创作经历,以及器物背后的文化和寓意,领略璞睿所倡导的东方雅致生活。
本次展期将持续到明年3月,如果想了解当代生活如何融入宫廷美学,如何在家居陈设中展现自己的不凡品位,不妨来这里,亲身领略我们为您构筑的宫廷美学场景。